生態環境部西北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近日檢查督導寧夏回族自治區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工作,重點督導寧夏核與輻射安全隱患排查3年行動、輻射安全監管開展情況、國控輻射環境監測自動站運行管理情況。
在銀川市,針對在部分醫院檢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督導組指出,醫院要增強為醫務工作者和患者家屬負責的責任意識,做好從業人員個人劑量監測工作,理順管理機制、規范管理程序、健全安全防護設施,進一步強化輻射安全監管,確保工作場所輻射環境安全。在吳忠市檢查核技術利用單位輻射安全防護設施運行情況時,督導組要求使用電子輻照加速器企業健全管理制度、嚴格落實操作規程、加強人員培訓、做好應急管理。
在查看國控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運行管理情況時,督導組要求做好自動站日監視、月巡視工作,加強日常維護,保證監測數據全時不間斷上傳,及時為全區輻射安全監管提供監測信息和技術支撐。
督導組充分肯定寧夏在推進核安全協調機制落實和三級監管體系建設方面所取得的積極進展。
目前,寧夏已完成國、省(自治區)控輻射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全區設置國控輻射環境監測點32個,省(自治區)控輻射環境監測點位47個。全區6個自動站始終處于良好運行狀態,開展監測項目26個,國控網現場監測和實驗室分析數據獲取率、報送率位居全國前列。修訂完成全區輻射事故應急預案。全區現有各類核技術利用單位478家,在用各類放射源1318枚、各類射線裝置1060臺。